工会网主页| 企业文化网| 集团门户| 四局站群

欢迎来到中国中铁四局工会网 |登录
中国中铁四局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信息快递 > 工会快讯 > 正文

中国中铁“十大专家型工人”——王振彬

发布日期:2014-04-30 新闻来源:电气化公司工会 分享到:

金牌职工王振彬

——记中铁四局电气化公司高级技师王振彬

\

王振彬是中铁四局集团电气化公司信号专业高级技师,他拥有“铁道部技术能手”和安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等称号,是“火车头奖章”获得者,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中铁四局金牌职工。他原来只有初中文化,通过不断学习不但完成了大专课程,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立足岗位,通过小革新解决了大问题。施工遇到难题,有人回避问题,有人干脆一推了之。王振彬遇到施工难题,想到的是怎么解决,怎么又好又快地完成任务。三十多年来,他设计发明的便携式轨道打眼机、岔心打眼机、带绝缘的轨道平板车等二十多项施工机具,解决了各种施工难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工程成本。他设计和指导生产的轻轨作业车和拐角挂板车,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提高了工效,得到了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认可。有信号工地就有王振彬发明的施工机具。王振彬用他的智慧和汗水为企业发展服务。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但他的“精神”可贵。作为企业的一名老劳模,王振彬不等不靠、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主人翁精神投入工作,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诺言。他通过各种“小改小革”活动,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8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王振彬一心传授技艺,徒弟遍布电气化公司工地。他把自己的技术毫不保留地传给年轻人,他带的26个徒弟个个成才,其中高级技师9人,技师16人,有8人担任项目作业队队长之职。

一、面向现场,攻坚克难,精心制作特殊工器具和设施解决施工难题

在武昌站南头去往机务段的专用线上,线路两侧均为3米高的挡土墙,墙脚下是排水沟,调车信号机及其附属设备难以安装。设计部门没有安装图,施工人员更是头次遇到此类难题。关键时刻,高级技师王振彬被请到施工现场。他通过现场观察,结合有关技术标准制定了非标安装方案。他先用槽钢制作了一个三角形的托架,将托架固定在挡土墙上,再将矮型信号机机构安装在托架上,然后在挡土墙上安装一个铁箱子,用于安装信号机附属设备、存放备用电缆。这样就解决了矮型信号机的安装难题。电务段技术人员和工程监理对此赞不绝口,认为这种方法构思巧妙,安全稳固,符合技术标准。铁路信号施工中电缆引入信号楼后,如何放置,验收标准没作明确说明,设计也未作统一规定,施工单位一般就地盘圈处理。一个车站信号电缆少则几十根,多则上百根。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杂乱,日后维修也非常不便。王振彬通过观察,制作了一个电缆引入架,将电缆固定在电缆引入架上再引至分线盘,再将多余的备用电缆立起来盘成圈,固定在引入架后面安装一根横梁上。这种装置不仅看上去美观,而且每根电缆的去向一目了然。武汉铁路局领导看到后决定,把它定为电缆引入工艺标准。

为解决武昌站车流密度大、车速快、工程施工难度大、道岔的安装调试难度更大的难题,王振彬又想出一个在道岔机械部分安装前、先进行道岔电气部分试验的办法。可这需要把信号楼内的技术条件模拟到一个操作箱内,而这种操纵箱市场没卖的,只能自行研制。于是他按照道岔启动和表示原理,用整流电桥、双向开关代替继电器接点、用一绿一红两个小灯泡表示道岔开通方向。为了及时发现电动转辙机配线短路现象,他还在道岔表示灯泡上并联了一个红色小灯泡和一个二极管,如同医药箱大小的道岔试验箱就完工了。在施工现场,接上室外信号电缆盒里交流电源,只需一名信号工就可以进行道岔试验。从而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效,尤其为营业线施工安全提供了保障。

浙赣铁路信号改造施工中,由于工务部门在订购交分道岔方钢时和电务的电动转辙机拉杆不配套,造成道岔转辙设备无法安装。当时萍乡站开通封锁施工计划已经下达,重新定货时间上已经不允许。王振彬知道后,有多年施工经验的他经过反复琢磨,提出了加固方钢、重新打眼的方案,得到了南昌路局电务专家的认可,确保了萍乡站微机联锁工程的顺利开通。

为解决施工中倒运电缆、敷设电缆等困难,王振彬自行设计制造了一种吊电缆用的四角架,用来起吊电缆盘。这种四角架,不仅制作简单,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为经理部节约了租用吊车的费用10万余元。

在武汉轻轨信号工程中,作为轻轨车站如何判断国铁(国有铁路)车站是否有来车,国铁与轻轨的连接轨道是否被占用,怎样把车接到轻轨车站来,轻轨车站如何将车发到国铁处,也就是轻轨和国铁之间的接口问题设计没有解决。王振彬运用所学到的信号电路原理,制作了一个小控制台,用小灯泡点亮表示轨道的占用状态,用几个按钮请求接发车,这样就解决了轻轨和国铁之间的接口问题。

二、仔细观察,潜心钻研,大胆进行施工机具革新提高工效

在株六线施工中,电缆钢带要求打眼固定接地装置。如果使用电钻打眼,因为电缆难以固定,打出来的眼毛刺多,工艺差。因此我研制出专门用于电缆钢带打眼的“打眼器”,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统一了打眼工艺,得到电务段的好评。

铁路信号施工中钢轨打眼是再常见不过的工作,但螺杆式推进的老式钢轨打眼电钻,不但施工效率低,火车接近时,电钻从钢轨上撤下来的时间过长,影响施工和行车安全。为此王振彬对老式轨道打眼电钻进行了改造,将螺杆式推动改为杠杆式推动,并将头部固定式改成转动式。改造后该电钻轻便、易于携带,上下钢轨方便迅速,解决了既有线轨道电路打眼行车干扰大、风险系数高的难题,提高了轨道打眼的施工效率。

信号施工的电缆支架是常用的工具,王振彬发现老式的电缆支架,不管是油压式还是螺旋式。要么存在容易漏油,工地维修困难、操作费力,如果底座下面加垫,又影响稳定性。为此他在螺旋式电缆支架的基础上,对螺杆进行二次增高改造,改造后,不仅稳定性提高了,起重重量提高了,而且操作省力,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操作,还能保证安全。目前公司所使用的电缆支架基本都是按照他改进思路加工制造的。

在阳(春)阳(江)铁路信号工程施工中,桥梁上光缆防护管的固定需打眼4500多个,每次最少也得出动4个人。电缆支架在桥梁外侧,双手要伸出护栏外面进行施工,不方便用力,施工效率非常低,安全隐患大。通过现场观察,结合多年来的施工经验,王振彬亲自动手设计加工了一个电钻架。只要用这个电钻架将电钻固定在桥梁外侧的托架上,仅需一个施工人员站在桥梁内侧推动电钻架上的杠杆并启动开关就可以顺利进行施工了。既节省了人力,施工起来又轻松便捷,确保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认真分析,科学研究,优化设计方案攻克技术难关

在深圳北站枢纽施工中,为使枢纽更具有现代气息,在设计时就引进了“工艺钢构”的理念,钢结构雨篷“滨海欢波”就是其中的代表项目。2011年3月,“滨海欢波”工程施工正在如火如荼的大干着,可是在进行到飘带安装工序时,施工却几乎陷入了僵局。施工人员刚开始在S型钢管上焊接龙骨,找不到工作方向,屡屡失败,飘带龙骨始终过不了横梁,面对这样的“高难度”项目,原本要配合的、当地一家有实力的专业厂家也打起了“退堂鼓”。

面对难题,从广州地铁赶来打增援,并一直在琢磨艺术钢构施工工艺的王振彬提出了用2mm厚铝板代替2mm钢板的方案,并在领导的支持下,做出了样品。经过负责钢结构专业的设计施工确认后,肯定了他的变更方案,对此进行了优化设计。材料关过了,剩下的就是如何按照设计的工艺和工期要求展开施工攻坚战了。艺术钢构的构件多为非标准件加工,为符合现场需要,“滨海欢波”的26条“飘带”必须现场制作。王振彬指挥作业队人员把切割机、手工锯等设备搬到现场,带领施工人员重新计算前后横梁高度落差,手把手教他们逐步焊接龙骨骨架,现场丈量铝板尺寸,现场加工,现场铆固。为解决定位问题,凭借多年现场施工经验,王振彬和经理部施工人员一道决定采取“两头定位”的方法,按每个6毫米的间距,用水平尺算落差,从两边向中间推导,一举解决了定位难题。设计院的设计总体在现场观看后,对王振彬连说“四局技工了不起”。

通过施工机具的发明创造,解决施工难题是王振彬的强项,也是他一贯的追求。正如他常说的那样:能用我所长,为施工解决难题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快乐。

作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