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网主页| 企业文化网| 集团门户| 四局站群

欢迎来到中国中铁四局工会网 |登录
中国中铁四局工会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文化大观园 > 正文

寻迹景德镇故地

发布日期:2020-04-23 新闻来源:五公司工会 分享到:

40年前建皖赣铁路正逢国家调整经济,减少投资、延缓工期,长达十年建成(1974-1984)。当时铁四局五处承担江西省境内,从安徽的祁门至景德镇历尧段104.38公里建设任务。五处机关设在景德镇市陶研所旁,我家住市郊丁家洲五处修配厂,三个孩子就读于859厂子弟学校和景德镇市一中。皖赣线的缓建告别了频繁搬家的经历,为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有利于孩子安定成长的环境。在这十年中,三个孩子都从景德镇先后“起飞”:大女儿高中毕业从知青队入路后考入四局电大;大儿子高中毕业参军去“济空”;小儿子考上“北方交大”……。1984年6月1日皖赣线正式交付上海局和南昌局。当月我家搬到沙河街参战大沙线。从此离开了日久生情的景德镇瓷都。至今已30多年了,对景德镇的往事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眷恋和怀念,时时萦绕心头,永远割舍不去。

前年,在北京的小儿子回九江看望我们。善解心意和他的本念,开小车专程陪我们俩老去旅游,特地在景德镇市住了一天,寻迹曾经的故地。我们先来到市东郊陶研所旁寻找五处机关原驻地。曾经租用陶瓷公司二幢二层楼房(作办公室),院内自建了10幢临时平房(作试验室、通讯所、职工宿舍、食堂、会场、浴室等)早已拆除,另建了3幢新楼,现在是一派新面貌,成为陶瓷学校了。记得1978年我从修配厂调处机关,当年秋季开学将小儿子从859厂学校转到了五处机关对面的景德镇市一中,吃住与我一起,从初中一直到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所以对丁家洲修配厂(家),859厂学校,处机关和景德镇一中都有较深的印象和感情,故小儿子又单独去了一趟母校。

回想铁四局五处从枝柳线的麻阳县迁入景德镇市,曾是该市最大的央企,全处6000多名员工,四个工程段,一个机筑段、工地医院、材料厂、修配厂和处机关等全部施工力量投入皖赣线,在景德镇市曾经风光一时,特别是1978年后国家投资逐年加大,施工全面展开,工地热火朝天,沿线部署的各种工程机械的轰鸣声,土石方工程爆破声,100多台载重汽车奔驰在赣北的山野峻岭,车轮滚滚,尘土飞扬的奋战景象,记忆犹新。皖赣线的艰苦奋斗,坚守待发,为国分忧,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取得的成就,除载入史册外,将永远留在皖赣线老一辈职工的心灵里了。

按着寻迹丁家洲原修配厂遗址。当年在丁家洲征购的170多亩荒坡地,前面靠公路边是材料厂约占三分之一,后面修配厂实际占地较多(当时市郊未开发荒坡地较多)盖起了车间厂房,机械队、运输队、厂部、双职工房、食堂、锅炉房、浴室等一大片平房及篮球场等,规模很大。现在除了作为“基地”后盖的几幢住宅楼外,以前所有老平房全都拆除了,只留下原厂部几间老平房堆放杂物。一种强烈的怀旧感促使定要寻迹我家住过的所在地,但很失望,原下台阶的二幢双职工房,二幢家属临房等不但没有一点痕迹,连这块多占的地皮也划归地方了(另砌了围墙)。上台阶的二幢双职工平房,一幢理发室和幼儿园平房早已拆除,中间留了二间放杂物。其它的大食堂、锅炉房、浴室、篮球场等早已无痕迹,一大片空地杂草丛生、荒凉萧条。得知我家隔壁老邻居易新贵师傅还健在(电工)已87岁了,单身一人住后建的住宅楼一楼。子女都在外地,由旁住的大儿媳照顾,是留住那里的最老职工了(老伴梁博玉曾经是位和蔼可亲,受人尊敬的厂幼儿园园长,前几年已离世)。我们去拜望他,30多年不见了,感慨万千,想当年真是“远亲不如近邻”,他家五个子女,我家三个子女都是同学,更巧的是他家老四与我家大儿子同岁、同班,同时高中毕业,同时参军,同一个部队,同时复员,同时进入中铁四局,成为忠实的“铁二代”,而我们两家全家是“青一色”的筑路人。回想1974年,从湖南麻阳县搬家到丁家洲修配厂刚建好的双职工平房。非常简陋(砧墙、油毛毡屋面、竹编泥抹隔墙不隔音,土地面、灶间不足一平米)。有两个以上小孩分一间半(约20平米),一个小孩分一间(约13平米)。我家与7口之家的易师傅住背靠背的各一间半,都是多子女两代人住,他家更拥挤,但我们都比较平静,自己克服困难,体谅单位,认为相比以前自费住民房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聊以自慰。次年,公家在对面又盖了二幢家属临楼,我们两家又各分了半间(约6平米)才缓解了住房的拥挤问题。至今我们很怀念那一间半简陋的平房,因为我们全家五口人都为他付出了辛劳的汗水,也享受过人生最宝贵的父母子女间的亲情和一段清苦、温馥和美的岁月。初住时,全家动手将土质地面加固,先铺一层油毛毡封底,再拌和水泥砂浆,使之结实平整,防止潮湿,又在门前搭建一个1米多宽,4米多长的棚子,(主要为砌一个灶台,不让油烟气留在房间内)顶棚铺油毛毡是个难题,大人体重承受不了,就让9岁的小儿子上去铺,他妈和姐姐在下面扶撑木柱,生怕他踩空掉落下来,我站在梯子上指挥协助小儿子铺油毛毡和钉压条。特别是顺接原屋面的油毛毡必须插紧连接,小儿子是费了力气的,10岁的大儿子负责运送油毛毡、压条、钉子、工具等物件。大家齐心协力,一鼓作气完成(孩子们从小就体现出的吃苦耐劳、非常能干的优秀品质)。随后的竹编、油毛毡、围墙,门及砌灶台,大都由我利用假日慢慢完成。有了围墙后,增加了使用面积,也唤起了老伴爱养鸡的热情,从喂小鸡到母鸡下蛋,一天多则二、三个,改善了生活。同时我学会了木工活,利用假日在围墙内先后做了5把折叠椅(便于全家看露天电影),一张折叠躺椅(午休和乘凉),一把木质太极剑和一把单刀(每天早晨我带着两个儿子出去锻炼)。而老伴的一双巧手,为三个孩子的衣服、鞋子(和我俩的)都是她亲手缝制,连孩子上学的书包也是她缝制的。做饭的柴火是捡回来的废竹木料,不花钱,有时孩子们捡回来一些煤渣和自己做蜂窝煤更省下不少钱,而且三个孩子都会自己做饭炒菜。处于经济困难的年代,人都要勤快一点,当时叫“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古人说:“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俭以养德,勤以致富”的道理,我们有较深的体会的。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去队上“派车”,很晚回家,老伴带着三个孩子在家复习功课。读初中的大女儿在自己房内自习,两个读三、四年级的儿子由她辅导,她是师范毕业当过老师,是她的专长。当孩子们就寝后,她独自在灯光下挑毛衣或纳鞋底等为孩子们衣着操劳,让生活既紧凑又温馨,不管多艰苦,精神上是充实的和富足的。所以对这段时期和这一间半简陋平房有特别的感情和深深的怀念。

再说当年的修配厂是何等的热闹非凡、生机勃勃、人气旺盛,一派繁华景象:

大修车间在最后面,设备和工种齐全,技术力量雄厚,不仅承担全处大中型机械的大修外,还制造如:蛙式打夯机,粉喷桩机等小型机具,支援全处施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机械队处在中部,大院中机保库存放着部分备用机械,大部分机械随同司机都分到各个工程点,尤其是芦溪发电站360KW发电机组为长隧道、大中桥群集中供电提供了保障。

运输队在最前面,拥有120台各类型载重汽车,建有较大的停车场,维修保养厂棚和加油库,承担全处工程三大材、砂石料、煤、油,生活物资及土石方的运输。1978年前皖赣线仅施工土石方和小桥涵时,运力多余,曾支援地方为景德镇瓷厂运煤等,每天总有三、四家瓷厂派专人到运输队调度室等候要车,对外界的联系平添了一份热闹。后来,运输队调度试行单车核算,提高了出车率,降低了油料损耗,经济效益成为厂的主要支柱。每天都有几十台汽车开出,到材料厂等地装运,或去省外水泥厂长途运水泥,卸载返回,停车一条线,整齐划一,很是壮观。

当时,厂大食堂有1000多平米,承担全厂职工和家属几百人就餐,每当开餐前,六、七个窗口总是排了长队,用定量饭票和分色菜票(五分、一角、二角)购买,随生活条件的改善,食堂每天都推出一、二款好菜如:红烧肉、清蒸排骨、辣子鸡块、粉蒸肉、红烧鱼块、猪蹄等轮流“演出”,且每份菜都不超过二角,价廉味美。晚去排在后面的往往买不到好菜,也习以为常,民以食为天,当时大食堂始终是最热门的地方。食堂对面的大锅炉房,有专人每天烧开水,供应全厂职工和家属,春、秋、冬三季每周六用蒸汽为浴室水池加湿、管道送水,方便职工洗澡。食堂对面的灯光篮球场每周六、日都有自发的球赛,活跃职工和孩子们的体育运动;每月1-2次在篮球场上放映露天电影,孩子们早早地将自制的折叠椅摆放好,免得父母找不到座位。在没有电视的年代,看露天电影是一件很好的文娱享受了。这些福利减轻了职工的生活负担,至今终有一种美好的回味。

当时修配厂24户双职工及临房家属房的孩子,有近百名学生,都联系到公路对面约2公里的859厂子弟学校上学。早晨、下午去,中午、傍晚回,孩子们同去、同回,专走一条路,长长的一溜,为景德镇市郊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不管风吹雨打、日晒雪飘,从没有哪位家长护送,单程走约5华里。不像现在的孩子有小车、摩托车接送,一天两个往返走20华里是很辛苦的。十年来,从该校初、高中毕业的学生有上百人,除了部分继续上大、中专院校外,大部分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学校的知识教育和家庭的传承影响,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859厂学校随着单位是国营企业转型私有制而不复存在,校长吴凝祥等老师回南京等地任教。至今,我与吴校长经常联系,可见当年学校与家长关系很好,同时家长间也建立了友情,如该厂车间夏主任与老伴退休后去深圳定居,多次邀请我们去他家玩。前年,我俩老去香港旅游,就在他们家住了好几天,都是在景德镇结下的深厚友谊。

寻迹景德镇故地,泛起的回忆是深沉的。当时我们这一代筑路人,正当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不怕吃苦,不知疲劳、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为企业为国家尽心尽力,任重而道远:上有父母,下有子女,工资低,生活负担重,工作压力大,但我们的爱国之心,报国情怀始终不变,对企业的忠心始终不移,对本职工作的热情和专心始终不减;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始终不放松。他们在我们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对他们的影响非常深远,他们后来不论大学毕业或部队转业都继存了父母辈的事业——在中国的大地上筑路并走向世界,成为忠实、坚强的“铁二代”“铁三代”,我们的心愿足矣!

作者:郑德胜    责任编辑:
标签:

相关阅读

热文文章